依托技术 花卉品种多了好几个 “以前我主要种植兰草,花棚重建后,具有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的寄生植物,也被纳入了经营范围。“站在办公楼前,刘先友指着堆在一起的枯木、巨石说,这都是为了培养寄生植物,专门从对面山上运过来的。
去年,当地政府出资,给予了刘先友20万的扶持资金,又派人修建了培养房,如今整个种植基地已经正式更名为“阿坝州野生花卉研究所”。在经济生产之外,基地又多了一项植物研究的科学任务。
如今的研究所,正在逐步建设野生驯化和品种培养的新设施,刘先友说,等到资金宽裕的时候,他还将建立专门的实验室,以促成野生花卉的驯化、杂交和批量生产。除了设备引进以外,在阿坝州范围内,共有10位野外搜索员,专门为研究所提供标本,拍摄资料,检索分类。
现在的研究所,依托以前积累下的人脉资源,建立了线上交流的网站,刘先友通过电邮、QQ等形式同花友、专家进行沟通,甚至同一些外国研究所取得了联系。
经过一年来的技术研究,花棚里的兰草变“俊”了,花卉品种也多了好几个。
推荐阅读:
温浩溟:让书本长出花草 半年赚了60万
徐珍火:一个残疾模范的苗木创业故事
白泛埔:世博给我新灵感
陈神聪:用执着与创新“雕塑”景观“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