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访谈 > 详情
详情

刘先友:想把汶川野花卖到国外

个人简介:

刘先友,汶川的一位花卉种植大户,5·12地震前,他拥有阿坝州最大的野生花卉驯化基地,由他发起的阿坝州野生花卉协会也有200多名会员,三个培养棚占了近十亩地,种植着上千种花卉;5·12地震,棚里的几千盆兰草损失殆尽,损失达200多万。如今,他的野生花卉研究生产基地正在建设,大山上的野花、乱石、蔓藤在别人眼里一文不值的东西,在他的眼中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对于未来,他满怀憧憬,想要把花棚里的花卖到国外去。


    冒着危险 山中挖回兰草新品种

    去年5月份以来,刘先友和研究所的工作人员每隔5天就会进山一次,1年下来,棚里的野生标本增加了几十种。父亲不无心痛地说,这都是儿子用命换回来的。刘先友却安慰他:“您知道,干这一行靠的是体力和经验,每一个新品种都意味着新的商机,能早一天把大家的钱还上,我们也心安了。”

    在新建的培养棚里,有一盆特别的兰草被单独放置在角落里。“我叫它宽口梢兰,很有可能是从未发现过的新品种。”刘先友说,搜集这盆兰花差点把他的命都搭了进去。

    今年初,刚一入春,刘先友就和两名工作人员带着工具,向茂县雁门乡进发。尽管进山前,家人多次叮嘱要走大路,但进入山区,刘先友还是选择了自己找路上山,因为地震后,山上的植被发生了巨大改变,往往在罕有人迹的深山中,藏着无人知晓的新品种。

    刚行至半山腰,原本干涸的溪道上传来一声巨响,洪流挟着沙土石块倾泻而下。“是泥石流!”他们赶忙向高处攀爬。

    向导建议马上从山后的小路下山,就在刘先友转身之际,却发现一株外形独特的兰草,长在不远处的土坡上。为了看个究竟,他蹲在高处等了两个多小时,直到傍晚水流平缓,才挖到了这株兰草。

    当天,他连夜赶回花棚翻阅资料;第二天,又在花棚里忙了一上午,总算把这株兰草安置妥当。随后他联系了有关专家,不久就得到了令人欣喜的答复:“这株兰草极有可能是新品种。”
推荐阅读:

温浩溟:让书本长出花草 半年赚了60万

徐珍火:一个残疾模范的苗木创业故事

白泛埔:世博给我新灵感

陈神聪:用执着与创新“雕塑”景观“明珠”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 RSS | 产品库
2008年度中国农业网站最具创新单位2008年第五届中国农业网站百强单位 版权所有:园林资材网 www.cnzicai.com 客服邮箱:Service@ylmm.com 电话:0571-81999581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2007中国行业电子商务网站Top100中国农业网站百强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0100000040968
平平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