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节能灯业务的下滑,施琦意识到全面向LED转型的时机成熟,所以陆续将节能灯方面的员工、技术等资源向LED工厂转移。同时,他也明确感受到了节能灯的式微和LED的强劲。施琦提供的数据显示,2013年LED在其公司业务的占比仅为10%,而2014年该业务订单已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0倍,业务在整个公司的占比也迅速增至70%。也就是说,节能灯业务销量下滑50%,在公司的占比由90%狂跌至30%。
虽然如此,一个企业的转型也并非一蹴而就。施琦强调,虽然表面上公司业务转变速度很快,但是还存在很多压力,“毕竟原来的工艺方法、设备改造及人员思想的观念改造,都需要时间,不像新开一家公司那么简单,这里边有许多东西需要打破,需要取舍,这是很难的。”
找电商渠道拓展销售
产品转型,渠道建设也是一道难题。施琦透露,晶映电器原来的节能灯业务95%以上是销往国外,国内市场几乎没有。
“我们也尝试过打开国内市场,可是太难了。2008年经济危机的时候,晶映电器希望通过出口转内销来缓解压力,但是尝试比较失败。”施琦表示,“国内市场比较混乱,价格战打得比较厉害,且各家的产品品质也是参差不齐,晶映电器开始进入这个市场的时候觉得很有信心,可是事实并不是想象的那个样子,国内业务不同于国外,资金的三角债情况很严重,企业资金被拖欠的很严重。再加上市场空间很有限,很多渠道已经被同行抢占,铺货很难。”
但是晶映电器并未放弃国内广阔的市场。2010年进入LED市场后,施琦就开始投入电商建设,通过网络渠道来销售其LED产品。正是因为节能灯转内销的失败,让施琦对国内传统渠道丧失了信心,从而加大了晶映电器对电商的快速发展。在电商领域,晶映电器抢先一步,看到了商业蓝海,从2011年开始,施琦就将其LED产品放到天猫[微博]、当当、亚马逊、京东、苏宁等网络平台上去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