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0月14日消息:为了更深入地透析绿色照明产业营销渠道,更好地促进渠道铺设和完善,三度营销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廷睿近日就绿色照明终端渠道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度剖析。政府补贴应一视同仁
总体来说,荧光灯目前的营销手段和渠道已经比较成熟,但LED照明产品尚存在“两头热中间冷”的现象。“两头热”是政府热、厂商热;“中间冷”是指消费冷。目前政府大力支持LED产业发展,厂商也在推动,许多LED龙头企业纷纷斥巨资进入该领域。但在中间流通渠道,经销商对LED照明产品似乎信心不足,主要原因是LED成本过高,存在节能不节钱的问题,消费者接受还需要一定的过程;而在LED技术方面,散热、光衰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流通渠道对LED照明产品市场缺乏信心。
前两年,国家发改委制定出淘汰低效照明产品(白炽灯)路线图,推广高效节能照明产品,进一步推动我国绿色照明工程。根据国家高效照明产品推广财政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国家财政补贴重点支持高效照明产品替代在用的白炽灯和其他低效照明产品,其中包括普及普通照明用自镇流荧光灯、三基色双端直管荧光灯(T8、T5型)等电光源产品,半导体(LED)照明产品以及必要的配套镇流器。
政府的一系列节能补贴措施,让一部分知名企业、龙头企业享受到节能补贴,但大部分中小企业无法获得这类补贴,市场形势相当严峻。
就解决措施而言,政府应把节能补贴作为普遍行为,一视同仁对待行业内所有品质过关的企业,而不应将企业的规模大小作为衡量是否给予补贴的惟一标准。
对LED照明产品的使用和推广不应该只是行业行为,应该让社会各个层面全部参与LED照明产品的推广和市场培育。在欧美发达国家,LED照明产品推广非常成功,欧盟已率先对使用LED照明产品进行政府补贴。据悉,在中国一些发达省份,比如广东、江苏即将出台对商业场所(酒店、宾馆)采取强制使用LED产品的措施。总而言之,绿色照明产品在营销中碰到的问题需要全社会一起推动,这样才能使绿色照明得到广泛应用、实现,并为节能环保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