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详情
资讯详情

我国缓控释肥产量逾百万吨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作者: 日期: 2011/3/17 10:56:26
从2011年国际新型肥料技术大会上获悉,自2000年以来,我国缓释肥、控释肥、生物有机肥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高分子包膜、脲酶抑制剂、异粒变速控释肥等技术也结出丰硕成果,并在大田大面积推广施用。

中国园林网3月17日消息:从2011年国际新型肥料技术大会上获悉,自2000年以来,我国缓释肥、控释肥、生物有机肥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高分子包膜、脲酶抑制剂、异粒变速控释肥等技术也结出丰硕成果,并在大田大面积推广施用。例如,我国以中国农科院、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郑州大学、湖北大学、华南农大、山东金正大、汉枫、武汉诺唯凯等30多家科研单位与企业参与了缓控释肥技术研究,缓控释肥产量已超过100万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50%以上。

2011年国际新型肥料技术大会由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和武汉诺唯凯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共同主办,于3月15日在上海召开,工业与信息化部、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中国农科院、中国贸促会化工分会行、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新型肥料专业委员会、中国海藻工业协会等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国内外科研院所、化肥生产和流通企业、经销商代表等300多人参加了会议。有关领导、专家、学者就国家政策、新型肥料的定位、技术行业热点焦点问题做了主题发言,对缓释肥技术、发展现状、腐殖酸肥料、海藻肥料等新型肥料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

近年来,我国农业施肥量大增而施肥效果递减,浪费严重,并形成了农业面源污染。据国家有关部门的研究和实验数据表明,我国氮肥生产约占全国能源消耗的5%,每年氮肥在生产及施用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8%。与会专家和代表一致认为推广以缓释控释肥为代表的新型肥料势在必行。随着我国今年货币政策的适度紧缩,节能减排力度加大,中国肥料行业再次面临行业整合,符合我国"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发展要求的缓释控释肥料、腐殖酸肥料、海藻肥等新型肥料迎来了巨大商机和黄金机遇期。

与会专家和代表还一致呼吁,我国政府应加大科研投入,扶持优势企业,大力推进新型肥料技术的创新研究,增强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同时借鉴国外肥料补贴政策的做法和国内较为成熟的有机肥补贴机制,对使用缓控释肥等新型肥料的农民给予补贴,调动农民使用新型肥料的积极性,推进新型肥料推广应用,以取得我国农业生产、生态保护、资源节约等多重效益。
 

推荐阅读:

石材出口值得关注的三种现象

合肥:新型排水管为大建设提速

合肥:草绳营养液助力老法梧扎根新家

新疆伊宁县5000多座温室大棚遭受大风灾害

(来源:中国经济网)

编辑:张晓艳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 RSS | 产品库
2008年度中国农业网站最具创新单位2008年第五届中国农业网站百强单位 版权所有:园林资材网 www.cnzicai.com 客服邮箱:Service@ylmm.com 电话:0571-81999581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2007中国行业电子商务网站Top100中国农业网站百强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0100000040968
平平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