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详情
资讯详情

海南三大著名雕塑背后的民族文化思想

来源: 新浪收藏 作者: 日期: 2010/12/30 12:52:17
回溯海南三大著名雕塑,不能不惊叹城市雕塑的巨大魅力:从苏东坡宽阔的前额中能看见贤哲的智慧,从红色娘子军的脊梁上能看见卓绝的奋争,从鹿回头古老的传说里能看见三亚城市的源头。它们不仅记录了各个时期的价值判断和历史情怀,显现出民族的文化意识和思想脉络,更展示了海南各地的生活情趣与艺术水平。

雕塑正式安放的日子,李汉仪已经记不大清,他认为应是12月。当时,他为雕塑选定了安放的位置和朝向,即西园的花圃里,与大门同一朝向。“城市雕塑一定要与自然环境相融合,产生造景作用。”

然而,没想到因此还闹了一个小小的风波。当地中和镇经过商议,派出五六位长者专门找到李汉仪,质问为什么要将苏东坡的塑像置于室外,让“他”日晒雨淋。李汉仪耐心地向他们解释了城市雕塑与室内雕塑的区别,“放在室外才能让更多人观瞻,城市雕塑都是放在室外的。”

李汉仪说,他一点都不生气。因为这让他深刻体会到了苏东坡在当地老百姓心目中的分量。在他们眼中,苏东坡已经与神灵无异,应该像其他神佛一样置于室内,“我非常感动。”

当时,李汉仪收取的酬劳非常低廉,还不到他给海外做雕塑收取酬劳的十分之一。“劫富济贫,”李老笑着说,当时国家经济形势还不是太好,做城市雕塑的很少,“这是为了推广城市雕塑。”

要塑造苏轼这位历史文化名人,是没有任何可资信赖的形象作依据的。而由于李汉仪刻苦揣摩,侧重运用中国传统的表现手法,同时又注重吸收西洋雕塑艺术,终于将雕塑刻画得苍劲、浑朴,立意深沉、含蓄,诗人老而不衰的神态和坚韧不拔的品格栩栩重现。

雕塑完成后,受到了海内外媒体的广泛赞誉。香港《中报》的文章这样描述:“苏东坡雕像身着布衣和笠屐,一副平民模样,但布衣稍显洁雅,透露出文士气质。他作行状,不阔步,显得彳亍不前,从而反映出当时环境的举步维艰。其胸微挺,其目炯炯,其腹略突,其气不平,整座雕像巍然挺立,气势迫人,有一种抗争不屈的力量。”

琼海嘉积矗立的《红色娘子军》石像。

东坡书院前的《东坡笠屐》铜像巍然挺立,气势不凡。

鹿回头雕塑成为三亚知名景区。

推荐阅读:

专家呼吁:石材养护亟需引起高度重视

流通渐畅 硫磺市场稳中回扬

高塔肥还能火多久?

武汉大道示范路短亮灯 9成采用LED灯(图)

(来源:新浪收藏)

编辑:张晓艳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 RSS | 产品库
2008年度中国农业网站最具创新单位2008年第五届中国农业网站百强单位 版权所有:园林资材网 www.cnzicai.com 客服邮箱:Service@ylmm.com 电话:0571-81999581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2007中国行业电子商务网站Top100中国农业网站百强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0100000040968
平平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