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现建筑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专业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国家建设部城市规划局(司)工程师,1982年至1985年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任教,1985年至今。“桂林中心区详细规划” 1988年,获建设部优秀规划设计三等奖。“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控制方法”研究 1991年,获国家科技成果证书;“中山市小榄镇总体发展战略研究” 2001年(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合作完成)。主持完成柳州市、桂林市、中山市小榄镇、东山县等城市总体规划,温州市信河街地段、海口市旧城保护地段、中山市小榄镇旧城区、漳州市旧城区、泰安市时代发展线、梧州市西江防洪堤地段等旧城改造、整治规划及详细规划、城市设计。
所以,不要把城市交通的发展当作洪水猛兽,而要看到城市交通的发展是城市经济社会繁荣的一种表现,包括小汽车的增加是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的一种表现,问题就是我们要正视它、面对它,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才是科学的态度,而不是整天在那发牢骚。
记者:现在城市规划过程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您如何从城市规划的角度看待中国的城市化的问题?
文教授:城市不能搞非常大。当初面对北京城市的发展有过这个讨论,有些人认为北京是应该控制,有些人认为不应该控制,不应该控制的原因是“北京是全国人民的北京,你不能不让别人来北京”。但是,北京虽然是全国人民的北京,但北京就这么大,能够把13亿人都放到北京来吗,北京对13亿人有一个领导的功能和有一个服务的功能,同样13亿人也要为北京服务,人在全国的分布有一个客观规律和客观的需求,北京的人口规模应该从北京的资源来考虑,包括我也是从外地来的,如果需要你在这工作,你可以在这工作,如果不需要你在这工作,你和别人竞争,把别人挤走也可以,但是如果不需要你在这里工作,你来了又不能把别人挤走,你在这吃啊喝的,增加城市的负担,你来干什么?人多了交通就多了,城市拥挤了,住房需要就多了,房价就往上涨了,不但房价往上涨,物价也往上涨,你们愿意生活在一个非常昂贵又不方便的城市吗?
法国巴黎住在市中心的老百姓可能一间房子就够了,有个小厕所,有个小厨房,楼里有个小电梯,只能装两个人。他们认为这个生活条件够了,能忍受就住在中心城里,忍受不了的、钱多一点的就去城外住了,自己盖个别墅,这就解决问题了。为什么有人要住在城里,因为上班在这,这在有一份好工作舍不得离开,另外在城里坐地铁坐公交都很方便,工资也不低,就是工资低点,在这方便,也愿意住在这里。实际上有很多非常复杂的关系在里面。
比如说公共服务设施的问题,什么地方缺幼儿园了,什么地方缺好的幼儿园了,什么地方缺学校了,什么地方缺好的学校了,这不是城市规划问题,城市规划安排的小学和幼儿园都是包含在居住用地里的。一个居住小区必须要布置有若干个幼儿园和至少一所小学,一个居住区至少布置一所到两所中学,这些设施都是在城市规划当中就安排好的,但是建不建,城市规划没有权利管,城市规划只是画蓝图,对建设进行规划管理。具体建设安排是其他部门管,不是城市规划管。你就是建了学校、建了幼儿园,教师从哪来是教育局的事。这个学校里老师差,教学质量差,学生不愿意来;那个学校有好多有名教师,人家都愿意去,所以就在这些学校的门口堆着好多汽车,接送孩子上下学,对城市交通造成影响。所以,从城市规划的观点来看,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都应该是就近上学,最大的好处就是安全,上学不需要穿过马路,也不会因为孩子上学形成一个拥堵点。教育部门有责任把幼儿园、小学的水平提高。比如说在一个范围里有若干个小学,其中一个小学教学水平非常好,那么这个小学就应负责带动周围学校的教学水平提高,提高不了就惩罚,明确告诉家长,每个学校都有高级教师,水平是相同的,这样就不会来回跑了,开着车从南城到北城来上学。再说商业。城市规划当中商业服务设施是分等级的,小区级的商业、居住区的商业、组团级的商业、市级的商业服务设施,具体应该由商业部门来配置商业网点,什么地方要放书店、什么地方放电影院、什么地方放超市、什么地方放百货公司等等。商业部门如此,卫生部门、文化部门等等也是如此,各行业的安排要符合城市规划的总体安排,不是说城市规划做完了他们就没事了,他们还他们本身行业的规划,这些方面如果出问题就是他们具体部门的问题,而不是城市规划的问题了。
推荐阅读:
潘家华:城市未来的低碳转型
访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副会长曹南燕
彦坂裕:紫蚕岛形状源于瞬间
马克斯:醇厚荷兰风味醉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