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访谈 > 详情
详情

夏邦杰:为中国推开了现代建筑的一扇门

个人简介:

夏邦杰,建筑师、城市规划师,1939年出生于巴黎。是法国建筑师学会会员、国际建协常务委员会主席、巴黎商会法中委员会成员等荣誉的获得者。他于1992年创立的夏邦杰建筑师事务所,是由1969年在巴黎创立的设计公司发展出来,是一个包罗了建筑、城市、室内和景观设计的国际性事务所。


    在夏邦杰位于法国第戎(Dijon)的ElithisTower上,其对环境和技术的坚持达到了顶点:这座建成于2009年的建筑被誉为当今世界最环保的建筑之一,建筑采用了首创的积极能耗供应结构,使得建筑本身能够产生多于自身所需的电力,并将建筑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减低到普通商业楼宇的六分之一。从设计到材料一直到用户的体验,这幢大楼都提供了最新的可持续的技术。但在更多的作品中,建筑师的理念融于作品,并不容易察觉。

    为中国带来西方现代建筑

    1994年上海大剧院的中标,意味着这位法国建筑师事业生涯的真正拐点。这座矗立在人民广场上的上海地标建筑,具有白色弧形拱顶和光感玻璃幕墙的“水晶宫”,在当时是一座很现代的建筑。“当时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西方的建筑,他说大剧院这也有东方元素,天圆地方。”刑同和说。大剧院的平面是几何正方形的,曲线的屋顶则是圆的一部分。夏邦杰在客观上将中国建筑界从建筑道路的争论中解脱出来。伍江说,“大剧院出现以后,人们变得更容易接受新的东西。”

    在世纪大道的建造上,当时也存在争议,对于这个时代是否还需要有纪念性的道路规划至今还存在异议。然而,夏邦杰再次于争议中接手项目,并用自己巧妙的方式来应对了这一挑战。他用不对称的设计来消解轴线的先天不足,将道路的空间更多地留给了人行道和绿化带。“据我所知,夏邦杰最早的方案中,人走的空间更大些。”伍江介绍说。灵活的处理方式,巧妙地将自己的理念融汇于既定的方案之中是夏邦德的另一过人之处。

    中国是第二个家

    蒋琼耳介绍,夏邦杰的告别仪式在蒙马特高地的SaintPierre教堂举行,他选择那里,因为他父亲也是建筑师,并规划改造了蒙马特地区,“按他生前要求:不要鲜花,只要音乐。从教堂出来,陪伴灵车去蒙马特墓地,家人精心准备了各种音乐符号,以代替鲜花,为他再作一曲平安曲。”夏邦杰的爷爷是欧洲有名的作曲家,他的家族还拥有一个自己的乐队,每年举行音乐会。

    “圣诞节,他家里人给我打电话,说我们中国这边的朋友对他很重要,来中国二十多年,建造了一个又一个作品,我们是他第二个家。”蒋琼耳在自己的微博中写道。

    夏邦杰在苏州河畔买了房子,他曾说,从上海的家的窗口望出去,风景十分美丽。这位和中国缘分匪浅的法国建筑师曾经这样评论自己在中国获得成功的原因:“法国建筑师非常符合中国人的口味,这不仅因为法国文化与中国文化联系紧密,也缘于两国人民间的很多共通性,如幽默、善于烹调等等。”

    如今看来,在1984年那样的一个时间节点,夏邦杰来到上海,仿佛推开了一扇门,客观上拓宽了中国人对于现代建筑的直观理解。

推荐阅读:

李培智:打造苗木行业“巨无霸”

史建华:传承创新古建文脉 弘扬园林建筑艺术精髓

周也:植树能手 精心培植幸福指数

上一页12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 RSS | 产品库
2008年度中国农业网站最具创新单位2008年第五届中国农业网站百强单位 版权所有:园林资材网 www.cnzicai.com 客服邮箱:Service@ylmm.com 电话:0571-81999581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2007中国行业电子商务网站Top100中国农业网站百强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0100000040968
平平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