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丽的北河园成为人们休闲的好去处。

北河园生态园,凸显江南园林风味。
人活着是一种精神,创业完全在于这种精神支撑
由于种种原因,余昌达曾一度中断了花卉苗木培育,他曾在外面开过照相馆、饭店、熬过棒油,卖过香料,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过自己心爱的花草树木。他说,人活着是一种精神,创业完全在于这种精神支撑。从他布满沧桑的脸上,可以看到他创业的艰辛和苦楚。
刚从事花卉苗木培育初期,可以说是荆棘满道,步履维艰。当时市场上流行一种叫骆驼含笑的品种,种子卖1000多元/斤,一个芽苞卖一块钱,种了它就等于种了金子,在高回报率的驱使下,老余东筹西借积攒了几万元,种了几亩含笑,没想到该品种比较娇贵,怕痴、怕旱、成活率很低,结果造成了严重亏损,痛定思痛。他分析失败原因:盲目跟风种植是其一,关键还是自己培育技术未过关。他遍访邻近县市的老花农,悉心向他们请教,买来大量的专业书自学,不远千里参加各类的培训讲座,经过刻苦钻研和实践,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苗木修剪和虫害防治技术。
想要成事,就必须面对困难与挑战。2005年,余昌达的花卉苗木进入发展高峰期,当他准备放手大干时,当年9月一场无情的洪水将园林几乎推毁,望着满目苍夷的树木,余昌达咬紧牙关:我别无选择,只有坚持走下去。在当地政府帮助下,他四处融资20余万元,在毁坏的地方,他又种上了新的苗木,完善了防洪设施。一年后,园内更是姹紫嫣红,花草树木千姿百态,他的创业激情也与之倍增。
他说,从事花木艺术,不像办工厂、开酒店、从设计布景到采购培育,样样都得靠自己。因名声在外,找他做的绿化工程的人络绎不绝,他只得忙里忙外,像一个陀螺,连轴转。
推荐阅读:
张立平:花卉水培师的经营路
张松:小小花草工艺品中带来财富
赵庆泉:胸中有丘壑 盆景中外扬
林远泉:苗木大王28年痴心为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