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晓红
美人梅、垂枝梅、红顶朱砂、粉红朱砂……淡淡梅花香自凝,料峭春寒傲风骨。早春时节,濛濛细雨间,幽幽梅花坞,那疏影橫斜的千亩梅园,万株梅景煞是好看。
太阳下,一根根老残梅桩,构成中国绘画的审美元素,却在21世纪的长兴烂漫成了一种产业。他让千百年的青梅老桩起死回生,嫁接了日本、美国的红梅,在神州美丽花园中吐蕊喷香,也使周边农民从传统农业转轨,在现代园艺产业中发家致富。
他,就是长兴东方梅园掌门人吴晓红。今年1月,他荣获了中央电视台2009年度“三农人物”提名奖,是我省今年获此殊荣的唯一。
烂漫红梅绽放在喜迎世博会的春天
3年前,当2010年上海市将在世纪公园举办中国第十二届梅花腊梅展览、用梅花来迎接世博会的消息一经披露,立即引起人们对梅花的关注。令人惊奇的是,举办这么大规模的梅花展,缀满上海世纪公园5万平方米梅园的梅花不是来自苏州、南京、杭州这些传统的梅花胜地,而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长兴东方梅园。
眼下,来自长兴东方梅园的3000株红梅开得正旺。还有从高变矮,从大变小,从地入瓶,从园入家,花色、花型、花期各不相同的几百种袖珍型梅花盆景,也成为迎接世博会的“枯树新花”。
梅香四海不是难题,但如何让来自世界各国的宾客足不出户也能欣赏到梅花的高洁清雅?吴晓红把目光瞄准了鲜切梅花。
“梅花鲜切花技术”,是个世界性的难题。“因为梅花是木本花卉,在插花利用中存在花苞脱落、枝条发黑、花期短暂、花苞不发等诸多技术难题。梅花插花,因此成为一条前人想走而一直没能走通的路。”为此,吴晓红邀请了云南、南京、浙江各地专家,在他的千亩梅园进行梅花鲜切花的品种筛选、催延花期、包装保鲜技术跟踪试验。
历经3年的春夏秋冬,这道技术难题终于被东方梅园攻克,培育、保鲜、花蕾防脱落技术已在实验室获得成功。“这样才能保证5万枝梅花鲜切花,如期绽放在喜迎世博的美丽春天。”吴晓红说。
300万元收购梅桩,得了个外号叫“梅桩疯”
其实,在“梅”的世界里,吴晓红是“红”出于“青”而胜于“青”。
长兴是“浙江青梅之乡”,有着1300多年青梅栽种历史,全县5万多亩青梅林年产鲜果6000多吨,曾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但上世纪末,青梅鲜果市场滑坡,从每公斤4元一路下跌到0.4元,许多梅农含泪砍掉上百年的梅树当柴烧。
就在那个时时候,长兴出了件让人看不懂的事,有人极力劝阻梅农砍梅树,并卖房筹款,以每株5元的价格从决意砍梅的梅农手中收购老梅树桩。这个人因此被称为“梅桩疯”。
“当时确实有点疯,花300万搞了400亩梅花培育基地,说白了是与自己爱好相关的一次创业实验。”吴晓红说。之前他做的准备是捡回一株老梅桩,对照一幅国画尝试嫁接红梅,并了解到市场上观赏梅十分稀缺。建起基地后,他四处寻访名师学习嫁接、造型技艺,并从全国搜罗了20多种奇梅,还引进了日、美等国的新品种。2000年春天,2000株梅花吐芳争艳,国画中的“残桩老梅”变成了现实美景。
吴晓红售出的第一批红梅赚了近百万元。当地的梅农恍然大悟,纷纷向“梅桩疯”取经,他不仅传授技艺,而且提供种梅枝芽,迅速扩大梅桩嫁接培育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