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亿元却躲在幕后的绿博园主人

刘国田在指导苗农管理金叶国槐。
记者一行在刘国田的带领下,乘车穿行于一个又一个苗圃间,来到景色如画的绿博园后,欣喜之情油然而生。
踏入绿博园顿感神清气爽,1万多平方米的全天候温室内,来自世界各地的稀奇树木,葱茏喷绿,繁花绽蕾吐艳,风情万种的树姿,妩媚妖娆的彩叶,簇簇相拥的佛肚竹,曲折蜿蜒的小径,花草相间处,不时袭来阵阵清香……
刘国田告诉记者,自从爱上苗木行业后,他养成了一种“癖好”:每次出国都会满世界寻觅那些珍奇苗木的幼苗或种子,能收集到的“绝不错过”……
在绿博园的热带植物馆,他指着一棵外形光泽亮丽,树干高大弯曲的红褐色灌木对记者说:“这是伊拉克沙枣,它可是我前几年不顾个人安危,从战火纷飞的国家请来的宝贝呀。”
绿博园内水帘飞溅,倍添灵性,鱼儿溪中欢悦戏水,潺潺溪流穿越小桥欢歌而去。如今,刘国田在绿博园先后投入资金上亿元。“现在,绿博园已被评为AAA级国家旅游景区和山东省文化产业示范基。仅2009年上半年,绿博会接待国内外游客就超过80万人次。”随行的绿博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聊绿博园的故事,还得从绿博会开始!”刘国田说,“在昌邑建个绿色的园子,让大家过来坐坐,唠唠家常,做点买卖,这或许就是绿博会的创建初衷。”
2003年,昌邑市委、市政府决定举办山东省(昌邑)苗木交易会,这吸引了刘国田的目光,他觉得应该趁这个机会让更多的人了解昌邑的苗木。于是,已拥有万亩苗圃的他毛遂自荐筹建绿博园。他先后投资2200万元,建设了面积4000平方米的苗木交易大厅和1.2万平方米的展示大棚,绿博园向公众免费开放,所有场馆设施供政府举办会展,免费使用。
这一年,首届苗木交易会一炮走红,吸引了国内外众多苗木客商的目光,3天内苗木交易额就达1.32亿元,昌邑由此作为江北苗木基地声名鹊起。
寻到开启市场之门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