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霁翔
在城镇化过程中,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利用如何与城镇建设相互协调?为此,记者采访了故宫博物院院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
潇湘晨报:城市化过程中,为什么要更加注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
单霁翔:我们过去城市建设确实产生了一些让人遗憾的问题,比如大拆大建的问题。文化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今天的每一个人,每一届政府,都不能用自己的现实优势来随意处置文化遗产,应该为未来时代着想。
城市化越迅速,也就是地下的文物保护最关键的时期。如果处理得好,我们跟祖先就离得更近。这些文化载体可以让人们在生活中感受到,可以带来智慧和启迪。
潇湘晨报:如何做到城镇化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相互协调?
单霁翔:最主要的是每一个城市和村镇都要挖掘自己的文化内涵,也就是自己的先人曾经在这里有哪些文化方面的创造,以及这些文化在今天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启迪,带来哪些灵感。挖掘文化内涵的过程,就是确定这块地方发展方向的过程,这样才能让文化遗产有尊严地存在于当代。
同时让文化遗产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文化遗产保护的投入为1,而产出可以是8.1,文化遗产完全可以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力量。
此外,文化遗产在今天的保护一定要惠及民生,让民众获得自己所需要的感受,这样民众才会真心实意地保护它,传承它,才能让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比如,文物考古的过程中,文物考古人员要让文物与当地人建立起联系,探寻文物与当地人的祖先之间的关系。
推荐阅读:
赵树丛:努力把所有天然林更好地保护起来
单霁翔:把红墙里的殿宇还给游客
江泽慧: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年价值量增至12.68万亿元
罗强: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长久发展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