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张蕾,国家林业局农村林业改革发展司司长、博士、研究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长期从事生态文明建设、林业改革理论、林业政策和立法研究、起草工作。先后主持和参加了40多项国内外重大研究课题,在农村林业产权制度和林业税费、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有较深入的理论研究和重要成果。作为主要骨干参与《森林法》、《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等多项重大林业政策、立法研究、起草工作。在《理论前沿》、《经济研究》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多篇;先后主笔、主编或参加撰写的《中国退耕还林政策成本效益分析》等20余部著作,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贡献津贴。
兼任中国林学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林业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国家林业局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林业系统工程学会林业系统工程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院博士、硕士导师,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宁夏林权改革虽然起步晚,但却探索出一条生态脆弱区林改的新路子,得到国家相关部门肯定。6月19日至20日,全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百县经验交流会在银举行,来自全国30个省区市107个县的林业人员参会。国家林业局农村林业改革发展司司长张蕾表示:“宁夏生态脆弱走出林改好路子,其他省就没有理由做不到。”
6月19日,来自全国107个县的林业人员赴吴忠市红寺堡区和中卫市沙坡头区实地观摩,罗山下大片荒山上葡萄长势喜人,腾格里沙漠绿树成荫……当地群众通过林改创造的奇迹震撼了观摩人员。红寺堡区中信合作社茅头墩林改项目示范基地,属林改荒山宜林地,2012年238户农民组建专业合作社,种植酿酒葡萄7700亩,当年亩收入1800元,林改农民实现了从收入为零到第三年户均收入4.2万元,人均收入接近1万元的目标。中圈塘葡萄基地通过林改,单户最高年收入达38万元,许多农户建成新房、购置小轿车,成为红寺堡区的首富村。
沙坡头区百余万亩集体林地地处荒山、荒沙地段,该区通过承包经营、林权流转等方式,引资治理100多万亩沙区;永大线节水红枣基地通过林改政策激励和政府引导,两年种植枣树287万株。政府投资340万元,助农户建立林下虫草牧鸡养殖小区33个,当年产值1600万元,贫滩瘠土变成了“树上有枣,地上有鸡”的聚宝盆。
自治区林业局林改办负责人介绍,宁夏林改从2009年试点,2011年全面推开,经过3年努力,截至2012年底,全区确权集体林地面积1444.7万亩,确权率100%,发证率98.1%,群众满意率99%。林草、林禽、林药、生态旅游等林下经济快速发展,初步探索走出一条生态脆弱区集体林权制改革新路,实现了生态保护与农民增收双赢。
张蕾评价:“宁夏是全国重点沙区,重点治理区,生态脆弱区。通过林改,让‘沙定权,树定根,人定心’。生态治理越来越好,农民增民,地方经济带来红利。这一经验值得全国借鉴。”
推荐阅读:
贾治邦:生态文明建设 需唤起全民生态意识
高卫东:引入红枣核桃元素 丰富城市园林景观
宋春华:面对环境污染 园林景观业要有新作为
赵树丛:中国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