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灯瞎火”因为高额电费
为什么当初建了灯景后来又不愿意开?丁勤华分析,目前大部分景观灯光由社会资金投入建设,并由建设单位自行维护并缴纳电费,从而导致部分自建景观照明因运营费用短缺而不愿意亮灯,如卢浦大桥、南浦大桥、一些区县少年宫等。此外,少数获得电费补贴的景观系统也存在两大问题:首先,补贴力度有限,每年上海全市景观照明所产生的电费约为数千万元,其中公共资金补贴投入电费的比例不到10%;其次,补贴没有做到全覆盖,当前获得电费补贴的楼宇是当初建设时一次性确定的,后继新建楼宇则没有被纳入补贴范围。
据统计,目前上海的景观照明线路全长140公里,17个区县的景观照明总装配功率67370.37千瓦。其中,天天亮灯和周末亮灯的功率占全市装配功率的68.6%左右,由此带来了长期的电费投入。所以,申城不少景观灯光在建设之后被拆除或不再经常开,其主要原因是高额的电费和设备维护费用。
建议受益人为收益“埋单”
为此,相关调研报告建议,景观灯光的建设、维护应该由多方承担。以浦江两岸景观的建设与运营为例,该处景观照明的受益人分别为上海市政府、旅游公司、两岸地产、市民、游客等。因此,受益人应为其收益“埋单”。具体来说,两岸景观照明更新设计、维护与运营不应由浦东和黄浦承担,而应视收益情况在市与两区之间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由市区两级共同承担可持续发展的总经费;地产业和旅游业应通过税费制度交纳一部分额外税费,保证景观照明建设带来的级差收益。
绿化市容部门表示,今年下半年将着手制定全市灯光统一规划以及相关规定,使申城景观灯建设、运行更加规范。
推荐阅读:
唐山环城水系河畔近百个景观灯破损十分严重
天津市宾水桥亲水平台20余处景观灯遭人摧残
江西九江市龙开河边景观灯遭受不同程度损坏
青海省三角花园电线被偷 路灯景观灯“失明”
(来源:新闻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