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8月29日消息:欧盟将加大对我输欧石材类产品木质包装的检查力度,抽检率或高达90%。业内人士指出,检查力度加大无疑是人力、物力成本的变相增加,出口形势会更加严峻。
“这时候提高抽检率,就是想阻断中国石材输欧之路。”福建省石材及制品出口基地商会办公室的刘洋直言。
刘洋的“抱怨”并非无的放矢。欧盟方面传来消息,自2013年4月1日起,欧盟将加大对我输欧石材类产品木质包装的检查力度,抽检率或将高达90%。
提高抽检率意味着通关时间和成本的增加,而这对于已因债务危机遭遇欧洲出口寒冬的石材出口企业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欧盟订单正处于“冰点期”
福建省内现有500多家从事石材出口的贸易公司、10多个石材出口港口、10多个建材专业市场,已成为全国石材生产大省和最大出口基地。但就是这样一个依靠出口石材“为生”的省份,却因债务危机陷入了出口窘境。
“欧洲订单下滑已成常态,部分企业甚至在旺季出现了订单荒,无单可接。”刘洋表示,直到最近,他还听到一家当地的石材出口企业对商会诉苦,由于债务危机影响,欧洲市场至今仍未能好转,当地居民消费能力下滑,石材作为装饰家装的非刚性消费,需求急剧下降,公司原本100%做出口订单,大部分出口欧洲市场,如今为了生存,已有50%的产量转到国内市场消化。“欧洲市场我们早就没再发货了。”云浮市威盛石材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生这样表示。据他描述,欧洲市场对石材及其木质包装检验检疫水平要求高,出口不易拓展,加之债务危机引发需求下降,公司在危机之后,出口欧洲的业务几乎停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