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6月16日消息:傍晚7时,桐乡市区街头的路灯准时亮起,照亮了市民回家路,也让城市变得更加繁华柔美。正是这一盏盏小小路灯,开启了桐乡节约能源新模式。从今年起,我省全面启动道路绿色照明改造工程,桐乡路灯“改绿”起步早、数量大、效果佳,因此其经验正被推向全省。
小小路灯看似并不起眼,可一盏盏加起来,实际耗能可把人吓一跳。目前,桐乡城乡路灯总数已达4.2万盏,如果全部采用传统的高压钠灯和金卤灯,耗电费用将达到2000多万元一年,这还没算上日常维护和检修费用。日益增加的路灯数量和用电需求,成了城市能源“双控”的新压力,2008年初,桐乡就开始在路灯节能改造方面动起了心思,试验改传统照明灯为LED灯,并很快尝到了甜头,其中2012年那一次改良性试验效果最为明显。
那一年,桐乡对市区庆丰路、茅盾路和乌镇子夜路的路灯进行了全面改造,在确保照明度情况下降低用电量。“不仅用电量下降了,维修工作量也明显减少。”昨天,桐乡市供电公司副总经理高小飞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普通照明灯耗电高、使用寿命短,基本2年就要更换一次,而改造后,仅一条庆丰路上的路灯每小时的用电总功率就从102.4千瓦降至47.76千瓦,按照路灯每天工作11.5小时计算,每年可节约用电量229351.4千瓦时,相当于2300户普通桐乡居民家庭一年的用电总量,而且运行至今很少有因产品质量问题引起的维修更换。
桐乡的路灯“改绿”不仅走在全省前列,其采用的“能源合同管理”方式也颇为新颖。“路灯‘改绿’是为了节能,我们要以最节约的方式进行。”高小飞介绍,“能源合同管理”简单地说就是“你投资、我节能、共获益”,采用市场化节能机制,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站在节约的角度,桐乡路灯“改绿”没有急于全面开展,而是根据“老化一批,改造一批”的思路逐步开展,计划至2017年全面完成。
从2008年试探性地迈出第一步开始,截至目前,桐乡已完成了63条道路的绿色照明改造工作,算下来一年可减少用电量412.54万千瓦时,改造量居全省之首。在今年4月份召开的全省道路绿色照明改造工程现场会上,桐乡的路灯“改绿”经验受到了全省节能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和一致认同。省经信委副主任蔡刚认为,这一盏盏小小的LED灯是桐乡路灯节能改造工作的起始点,更成为了浙江省节能“双控”政策的支撑点。
推荐阅读:
湘潭市路灯不亮影响居民出行 和平村迅速修复
四川南充顺庆区80余盏太阳能路灯照亮新农村
荆州塔桥花园新添13盏路灯 为居民点亮出行路
新余市路灯杆的编码是否能实现“定位”报警
(来源:嘉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