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成垃圾桶被“烫伤”
在全面的摸底排查中,城管工作人员发现,破损垃圾桶主要集中于背街小巷及部分老新村。而对于收集桶破损的原因,除了年岁已久,历经风吹日晒自然老化破损外,人为损坏占了近七成。城管工作人员在走访调查中总结出了两点主要原因:一方面市民群众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不合理之处,垃圾杂物不加区分一概丢入收集桶,例如:将一些具有腐蚀性的液体、未燃尽的煤球、烟头等物体,砖块、石头、水泥等建筑装潢垃圾随意丢弃入筒,甚至有些餐饮业经营者把公共垃圾桶当作自家“潲水桶”使用等,导致筒身破损、污损严重;另一方面,部分垃圾收集桶存在人为破坏痕迹,例如:车辆碰撞,桶内燃放烟花爆竹等,甚至不排除一些市民寻求好玩的刻意破坏。“正常情况下,这种垃圾收集桶的使用寿命可以在三年左右,但实际情况远远短于这个时间,有不少一年不到就损坏了,令人可惜”,环卫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介绍说,为此,滨湖区环卫处以及街道环卫部门每年都要更换一批破损的筒。
据了解,4000只被损坏的垃圾桶中,仅“烧伤烫伤”的就占了45%以上。
未燃尽的煤球、未熄灭的烟头等,市民随手一扔的小小举动,不仅容易直接造成筒体烫伤破损,还极易引燃桶内垃圾杂物,危害很大。此外,不少小型餐饮店经营者为逃避卫生保洁费用,擅自将餐厨垃圾直接倒入居民小区垃圾收集桶内,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垃圾桶脏乱不堪,尤其到了冬季,部分液体在低温下形成冰冻,极易导致筒壁脆裂损坏。
新桶有编号专设责任人
为了加强垃圾收集桶的日常保洁维护,近两年区城管、街道环卫、社区等多部门通力合作,先后建设完成97处垃圾收集桶清洗消杀点,基本实现每个收集桶每周清洗杀毒1—2次,有力地维护了辖区居民生活环境。此次更换的4000只新桶,桶身上均标有醒目的编号,通过编号,管理部门可以明确的定位垃圾桶的摆放位置及相应的日常维护责任人,一旦有新筒日常保洁不到位,或是出现损毁情况,城管环卫部门可以追究相应的管理责任。
今年恰逢无锡市争创全国卫生文明城市,全市迎来“大考”,城市建设在日渐向前,然而市政建设只能改善城市环境的基础,真正的城市环境,根源还在于每一位市民的行为和每一位百姓心里的那份关注。为此,城管部门提醒广大市民群众,垃圾桶是重要的环卫设施,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整洁与便利。维护不易,换新也难,还请市民爱惜。
推荐阅读:
大同市云冈路同泉路安放200个新型分类垃圾桶
武汉增设垃圾桶市民不乱扔 高考考点周边整洁
山东潍坊城区多处无盖防撞桶变身“垃圾桶”
汉阳垃圾桶装脚踏开关 市民不再捂鼻子倒垃圾
(来源:无锡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