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泉州检验检疫局相关人士介绍,2014年1-2月,泉州检验检疫局共检验检疫进口荒料石39.59万吨、价值5401万美元,分别比增121.20%和107.60%,呈大幅增长。其中1月进口26.77万吨,创单月历史新高……
中国园林网4月3日消息:“今年以来泉州进口的荒料石再度出现量价齐升的情况。”日前,泉州检验检疫局相关人士介绍,2014年1-2月,泉州检验检疫局共检验检疫进口荒料石39.59万吨、价值5401万美元,分别比增121.20%和107.60%,呈大幅增长。其中1月进口26.77万吨,创单月历史新高。
内销份额大幅上升
业界分析认为,造成荒料石大量进口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的原因是众多石企将销售重心放在了国内,但矿产资源却仍以国外为主,为了加快国内市场的销售布局,自然需要先把国外的矿产拉进国门。
中国石材重镇南安有各类石材企业达1500家,年产值超过300亿元,石材加工产量及进出口额占全国的60%。不过,据南安外经贸局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南安石材出口额17397万美元,同比下降9.14%,是继2012年后连续第二年下降。“进口量多,出口量少进一步说明了石企对于国内市场的侧重。”业内人士说,2008年之后原本占据80%销售量的泉州石企开始转型,逐步将国内、国际销售的比例从原本的2∶8转变为8∶2。与此同时,中国也成为众多国际石企品牌争相关注的重点,3月初厦门石材展上国际石企品牌参展的数量与质量都有所提升。可喜的是,2013年1—9月,全国石材业增速仍保持在20%以上。
城镇化拉动需求
国家行政学院新型城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占斌认为,中国正在释放新型城镇化改革发展红利,有利于石材业的发展。一直在走创牌之路的石材五号仓库刘良也提到,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美国等一些发达市场的石材需求渐渐有回暖态势。国内市场的石材需求一直在增加,石材企业也一直在拉近终端家装消费市场方面做积极尝试。 “2008年之前石企的利润可以高达50%,如今却降至20%,甚至更低。”相关人士说,企业需要正视这种变化,利润缩水是全行业面临的难题,除了提升服务之外,运用文化创牌的手法让更多消费者对天然石材有更多的认识。有品牌有未来,南安企业正在尝试多种品牌建设,拉动利润率。
据了解,随着泉州石湖4号堆场的投入启用,以及一批先进装卸机械的投入使用,泉州石材装卸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现全国最大的“石材加工基地”南安市和“石雕之乡”惠安县共有上千家石材企业通过泉州进口并周转石材,部分厦门石材经营企业也将业务转移至泉州,最大的进口荒料石集散地的地位进一步牢固。
推荐阅读:
我国石材机械发展进步推动石材产业发展壮大
广东广州儿童公园广场与路面要铺永久性石材
近年来我国运输成本给石材企业造成较大压力
落后石材设备对中国石材成品质量的重要影响
(来源:中国石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