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流凝变”由鲁迅美术学院的两位教授设计。浮雕画面表现宽敞的车间、高高的塔罐群、轰鸣的机器、转动的齿轮、纵横交错的管线、飞溅的铁水、热情饱满工作的人们,远景是由工业厂房的钢架结构、油田的井架组成工业气氛的背景,中景表现的是钢水铸造设备组成的工业时代气息,近景则着重刻画创造工业文明时代的人,所有这些元素均由中国第一包飞流直下的钢水流淌演变而成。
中国园林资材网5月21日消息:在中国工业博物馆一进正门的“序厅”,矗立着一座高11.5米、长22米、净重50吨的青铜雕塑“铁流凝变”。据了解,它是目前我国大的工业题材青铜雕塑。艺术家们以精湛的技艺将中国工业文明的各个元素融入新中国第一炉钢水出炉时的壮观场景中,展现了中国工业恢弘、磅礴的气势。
“铁流凝变”由鲁迅美术学院的两位教授设计。浮雕画面表现宽敞的车间、高高的塔罐群、轰鸣的机器、转动的齿轮、纵横交错的管线、飞溅的铁水、热情饱满工作的人们,远景是由工业厂房的钢架结构、油田的井架组成工业气氛的背景,中景表现的是钢水铸造设备组成的工业时代气息,近景则着重刻画创造工业文明时代的人,所有这些元素均由中国第一包飞流直下的钢水流淌演变而成。
设计师进一步解析,由上至下倾泻的钢水冲破了画面的寂静,它虽然凝固的是瞬间,但呈现的却是动态的明天。这铁流凝固的不仅是中国工业历史,也是中国工业的文化、内涵。主题决定画面的结构,浮雕的构图因此而来。通过工业不同产业、不同领域、不同工种的多元素组合,“铁流凝变”凸显了一个思想,那就是无论是中国工业的历史、现在还是未来都将繁荣、稳定、持续地发展下去。
从博物馆整体来看,位于正门处的“序厅”浮雕体现的是整个展馆的灵魂,这样的设计给人以稳定、震撼、上升和力量之感。“这份力量代表了中国工业的强劲发展态势,该作品堪称中国工业文化强有力的艺术诠释。”有专业人士这样评价。
推荐阅读:
太原迎泽公园内 金属雏菊雕塑花瓣凋零(图)
城市景观雕塑与本土文化论坛在恩施举行
河北衡水湖畔用上了风光互补照明路灯
天津进步桥200多盏景观灯长亮三日
(来源:辽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