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椅子都成这个样子了,以前可都是好好的,这叫人怎么坐?”70多岁的王鑫婆婆在新华路走了一圈找不到一个可以坐的公共椅,疲惫不堪的她累得两腿直颤,又气又恼,向记者抱怨道。
中国园林资材网5月2日消息:“这椅子都成这个样子了,以前可都是好好的,这叫人怎么坐?”70多岁的王鑫婆婆在新华路走了一圈找不到一个可以坐的公共椅,疲惫不堪的她累得两腿直颤,又气又恼,向记者抱怨道。
记者走访了位于大冶大道和育才路之间的新华路,该路段长约一百多米,是大冶市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人流量大。记者沿着街道的两边分别数了数,发现整条街一共安装25把公共座椅,公共椅长约1.2米,木制,可同时容纳3个正常体型的成年人落座。在25把公共椅子中,13把椅子严重损坏,要么靠背垮掉,要么缺胳膊少腿。其他12把也都是或多或少“残疾”。
“这些木椅平时还是有些用处的,这样被毁了很可惜。”市民王美琳女士说道。记者发现,虽然公共木椅严重破损,但因过往人多,这些破损木椅仍然默默地为市民提供着方便。偶尔,有几个搬运工干活累了,就在椅子上躺躺,扭开矿泉水瓶,大口地喝水。一些白发老人,走累了也能歇歇脚,晒晒太阳。
市城管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共座椅就是为了给市民提供方便的,常常遭到破坏,每次修复都需要时间和资金,希望大家能爱护公共设施,不要随意破坏。不要让这些“随意”破坏了城市文明。
公共设施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深深感受到一些市民在对公共设施进行破坏时的心理。有的认为,“公共设施姓‘公’不姓‘私’,就算破坏了也不会对我有什么影响。”还有一些市民则是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想法,即便是看到有人在破坏公共设施,也不会向有关部门反映或是上前制止。正是在这些想法的引导下,公共设施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遭受破坏。
其实,公共设施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爱护公共设施是每个市民的义务和责任。希望每位市民都能够强化主人翁意识,将城市作为自己的家,共同维护管理。
推荐阅读:
上海多伦路名人雕塑补上新铭牌(图)
上海金山城区庭院灯旧貌换新颜
天津:海河边公园地灯遭破坏煞风景
今后上海新建景观灯节能产品须超九成
(来源:今日大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