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明区银花巷口,去年5月份安装的一个铁质果皮箱,如今已锈迹斑斑,因无法使用,最近被一个大塑料桶代替。据环卫部门介绍,近20年来,贵阳老城区先后出现过5、6种款式的果皮箱,但都在短短几年就被“淘汰”,而两城区每年更换的果皮箱达600个左右。
中国园林资材网3月27日消息:在南明区银花巷口,去年5月份安装的一个铁质果皮箱,如今已锈迹斑斑,因无法使用,最近被一个大塑料桶代替。据环卫部门介绍,近20年来,贵阳老城区先后出现过5、6种款式的果皮箱,但都在短短几年就被“淘汰”,而两城区每年更换的果皮箱达600个左右。
据曾在环卫部门工作的吴先生介绍,1992年左右,贵阳的果皮箱开始“变脸”,先是从钢质方桶换成不锈钢的翻斗。到本世纪初,因为人为损毁严重,又换成了环保材质的,后因不能经受雨水侵蚀,2002年前后全部换为分类果皮箱。“现在使用的是克隆北京街上的果皮箱,它结构复杂,容量小,还不耐潮湿气候。”
据了解,与老城区不同,小河区、乌当区及花溪区使用的果皮箱,使用期限要长些。据小河区某环卫站负责人介绍,该区使用的不锈钢垃圾箱,系现场焊接安装完成,整体是密封的长方体,仅有两个推门供投放垃圾。使用效果很好,基本上没有被盗,被毁也很少。环卫工人评价说:“这类果皮箱容量大,垃圾不会被淋湿,外壳也便于清洗。”
在街头查访中,记者发现不少果皮箱的门没关上,里面的铁皮桶也放在外面。环卫工人称,这是拾荒人所为,因为门只用简单的插销关着,谁都可以开。在餐饮店集中的地段,果皮箱多是锈烂不堪,周围还布满了垃圾。
某街道办事处负责人称,贵阳街头的经营门面很少自备垃圾桶,而市民在街上吃东西产生的垃圾量又大,所以果皮箱就成了垃圾箱。“这种看似精致的果皮箱,其实装得少,还容易生锈,很不好用。”
贵阳市环境卫生管理中心负责人表示,贵阳主城区使用的果皮箱,的确存在“不耐用”。“我们将重新进行果皮箱选型,小河和乌当、花溪的这种不锈钢果皮箱,将是重要的参考模式。”
推荐阅读:
全国工艺品交易会三顾扬州 本届主推仿真植物
大连森林防火演练“隔山灭火” 试射“火箭炮”
扬州:工艺品交易会将举行 仿真植物受青睐
西安:陈抟老祖铜塑在华山玉泉院广场揭幕
(来源:贵阳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