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详情
资讯详情

惠州雕塑百余座 哪座能当“代言人”

来源: 东江时报 作者: 日期: 2012/12/20 10:56:01
近年来,市区竖立了许多城市雕塑,让市民在茶余饭后欣赏惠州的文化神韵。那么,哪座雕塑是市民和网友心中的“城市名片”?城市雕塑的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它们的管理目前存在哪些问题?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进行了调查采访。

镜头1 江北体育公园

市区江北体育公园的雕塑。

市区江北体育公园的雕塑。

江北体育公园“生命·运动”雕塑不仅较大型,四周还有宽约2米的绿化带围起来。但记者发现,这些雕塑身上多处地方不是积累了厚厚一层灰尘,就是有裂痕,甚至在雕塑的底部,有杂草生长,显得很突兀。

“这些雕塑直接裸露在外,风吹日晒,平时没有维护肯定就会有灰尘、裂痕的了。”陈阿姨住在附近的碧水湾小区,几乎每天都来体育公园锻炼。她告诉记者,雕塑脚部的杂草原先只是很少、很小,但没及时处理,现在都长到十多厘米高,非常碍眼。“希望管理的部门能够定期检查保养,雕塑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扮靓城市。”

镜头2 东江公园

东江沙公园的雕塑经常被“光顾”。

东江沙公园的雕塑经常被“光顾”。

东江公园的雕塑“客家女”还荣获了中国雕塑的最高奖项——2008年度全国优秀城市雕塑建设项目优秀奖。记者看到,雕塑设在高约1.5米的石碑上,四周有绿化草地围着,最外围还有围栏保护着。但围栏高约0.5米,要跨进草地十分容易。记者采访时就看见一名男子为拍照踩进了绿化草地,他甚至想攀爬上雕塑,但被同伴制止。

“这样不文明的行为时常有,幸好雕塑的位置较高,要不然肯定禁不起这样的破坏。”市民张先生是摄影爱好者,常看见有人爬上雕塑合影的画面。他说,有个别人不仅攀爬至雕塑上,甚至会坐、躺、拉扯,这对雕塑损坏十分大。

镜头3 滨江公园

一走进滨江公园,记者就看到中国现代音乐先驱和奠基人青主(廖尚果先生)的铜像。这个铜像是去年12月底设立的。铜像设置在1米高的石碑上,多数人较难碰触到,所以看起来保持得较完好。但立在地上的石碑,边边角角已经有破损,其中一面还污迹斑斑,走近一点儿还闻到有股难闻的气味。

住在滨江公园附近的黄先生告诉记者,自己经常上夜班,有时回家经过滨江公园时,看见一些流浪汉在石碑下睡觉或撒尿,十分不文明。“滨江公园每天都有人打扫地上的垃圾、落叶,但铜像设置至今,没有看见有工作人员清洗保洁过。”

镜头4 华贸天地

在华贸天地门前,有几组颜色艳丽的时尚女郎雕塑。走近一瞧,发现多个女郎雕塑的手部、腿部出现裂缝或掉漆。由于没有围栏等措施保护这几组时尚女郎雕塑,市民能直接碰触到。就在记者了解情况时,有几位年轻男女正在拍照,其中一位甚至坐在了一个雕塑的腿上。“常常有人在这里拍照,多数只是站在一旁或用手轻轻搭着,也有个别人是将整个身体靠在上面的。”华贸天地的保安人员告诉记者,见到这样的情况他们会上前劝说,有些市民能立即纠正,但也有人置之不顾,“我们也不好多说什么了。”

有市民也认为,除了人为破坏外,这些雕塑直接裸露,任凭风吹日晒,久而久之自然会有损坏。“商场也要定时维护或用更好的材料制作,雕塑才能较完整好看。”

声音

自觉爱护雕塑别让它们“受伤”

一些雕塑成了小孩子攀爬的”玩具”。

一些雕塑成了小孩子攀爬的”玩具”。

记者从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市园林管理局了解到,我市设城市雕塑和公共场所大型雕塑,须先到住建部门办理报批手续,后期管理采取谁管辖谁负责原则。记者分别向两局了解惠城区城市雕塑建成年月、雕塑概况、竖立意义等情况,两局均表示没有资料。

市园林局相关负责人说,雕塑作为一座城市的灵魂,可以矗立数百年,成为一代人的美好记忆。然而雕塑被破坏,带来了负面影响。保护城市雕塑,监管只能是辅助措施,市民的自觉保护更直接有效。

市民胡女士表示:“作为一个惠州市民,理应主动承担起保护雕塑的责任。再说,有的雕塑一不能卖钱,二不能私藏,破坏雕塑岂不是损人不利己?大家从自己做起,不要让雕塑‘受伤’。”

市民刘凯认为,可以在雕塑周围安装栏杆,防止随意攀爬。“既能保护好雕塑安全,也能为监管工作分忧。”也有市民认为安装栏杆不可行:“装了栏杆算什么啊?虽然可以看,总觉得在防着谁,大家肯定不愿意。”

袁学刚说,在惠州百余座雕塑装栏杆成本高,不太现实。“栏杆拉开了雕塑与市民的距离,与本身意义背道而驰。”

袁学刚告诉记者,城市雕塑遭破坏并不是市民主观意志的表现,很可能是由于雕塑设计有缺陷,雕塑保护应从设计先行。“如雕塑设计比较亲民,是让市民近距离参观的,可以用铸铜、锻铜、锻不锈钢等强度较大的材料建造。而那些纪念性的雕塑,定位远距离欣赏的,应抬高基座高度,以免市民攀爬。”

推荐阅读:

南京夫子庙“卖货郎”铜塑 铜箩筐险些被盗

《榆林风情》雕塑亮相 引市民驻足观看

上海:缠电线挂灯饰 树木又遇“圣诞劫”

菏泽大剧院广场10盏地灯被破坏(图)

(来源:东江时报)

编辑:鸢尾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 RSS | 产品库
2008年度中国农业网站最具创新单位2008年第五届中国农业网站百强单位 版权所有:园林资材网 www.cnzicai.com 客服邮箱:Service@ylmm.com 电话:0571-81999581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2007中国行业电子商务网站Top100中国农业网站百强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0100000040968
平平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