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这套公共信息导向系统真正成为‘无声导游、世界语言、安全卫士、城市名片’,是我们一直思考的。”负责此次公共信息导向系统策划、设计和安装等工作的重庆市标准化研究院院长李思进表示,重庆园博园作为永久性的园林工程,也是一个服务老百姓的民生工程,园博园导向系统“只能为园博园‘锦上添花’”。
中国园林资材网11月22日消息:据了解,本届园博园占地3300亩,共127个展园、26个景区景点,有12.8公里的环湖路和25.2公里的景区步游道,汇集了多种地域特色和造园手法。自设计方案出炉时起,就被业内人士誉为历届园博会规格最高、环保理念最先进的一届。
打探中,有人急上卫生间,连忙询问园内一名清洁工。“看路口的标识牌呀,园子里到处都是,很显眼的,瞧你左边那个标识牌上不就写着嘛!”
我们朝他所指方向看去,果然发现了一处美观大气的标识牌。放眼望去,园内很多路口、景点入口和山间小路旁,都设有这种统一化标识,向游园的人们传达着导向信息……
“要让每位游客在园博园里都能畅游自如,尽享美景,除了要有导游,导向系统建设十分重要。”自重庆市质监局标准化研究院承担园博园公共信息导向系统建设项目以来,得到了重庆园博园建设指挥部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
“如何让这套公共信息导向系统真正成为‘无声导游、世界语言、安全卫士、城市名片’,是我们一直思考的。”负责此次公共信息导向系统策划、设计和安装等工作的重庆市标准化研究院院长李思进表示,重庆园博园作为永久性的园林工程,也是一个服务老百姓的民生工程,园博园导向系统“只能为园博园‘锦上添花’”。他们在“标准服务民生、打造精品园博导向工程”的工作理念指导下,严格执行标准,积极创新标准,着力通过标准化建设,既充分发挥导向系统导向功能,又符合园博园整体风格,体现巴渝文化特色,提升重庆城市形象。
为此,设计人员对巴渝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走遍了园博园的每个角落。该系统视觉上将美观、艺术并重,在门户形象、车行路线、人行路线、景区入口、总导览图、多向标识牌、单向标识牌、停车场、卫生间、码头、观光站等标识上都有体现。
主要色彩上,根据重庆丰富的抗战文化遗迹和陪都文化遗迹,选用灰、白颜色,体现老重庆浓郁的怀旧色彩;材质上,选用经久耐用的不锈钢作仿古铜处理,现代工艺与传统风格衔接运用,触感硬朗,散发浓郁巴渝气息;天然石材朴实厚重的纹理和触感也让导示牌与园内“虽由人作,宛自天成”的户外环境和谐相容。
规划设计上,坚持标准化理念、方法与巴渝文化相融合,图形符号、中英文翻译、文字图腾、石材配饰、外观色彩等设计严格执行国家标准,蕴含了浓郁的巴渝色彩和重庆地域性文化特色。比如图案元素上提取了三峡博物馆汉阙中的“鸟”形图,代表绿色、生态、和谐;每块标识的红色“虎”符印章,是在“巴渝图语”的象形文字中选取“巴”字构成基础视觉符号,突出巴人崇虎的文化特色;对环湖六景、云顶等特色景区进行手绘图案设计和标识图形设计,增添了图形的美感和导向功能的实用性,以此突出“园博园在重庆”,园博园与巴渝不可分割的文化关系。
探访中发现,整个园博园导向系统的风格彰显大气,一、二、三、四级标识都含有文化传承元素,设在醒目位置。走在园区小道上,还时不时可以发现一些别具匠心的设置,比如每棵树的标识牌采用了重庆园博园吉祥物“山娃”的头部造型,又如印有“一花一草皆生命”、“脚下留情”的字体标识等,它们俏皮地“躲”在树干、草坪中,为园林增添了许多情趣。
“文化是强国之体的重要支撑。通过文化创意把公共服务标准化的附加值体现出来,是标准研究与标准化成果推广应用的重大突破。”重庆市质监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宗清表示,他们将以园博园公共信息导向系统标准化建设为样板,积极推动城市公共信息导向系统标准化建设,在标准化服务民生、提升城市品质和市民幸福指数等方面有新突破和新作为,努力打造内陆技术标准高地。
推荐阅读:
湖北竹溪举办“竹溪之灵”主题奇石展
老屋顶换绿装 承重、排水是关键
水处理市场潜力大 自动化系统国产化成趋势
北京通州区新增旅游交通指示牌 方便游人
(来源: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