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跨线桥分车带夹起一小片绿化带,这种增加绿化面积的方式,其实只是城市绿化建设的一种。近一个月来,在成都市西航港街道的一个小院里,成都市府南河绿地管理处正在尝试一种立体绿化的方法——竖起的木板上盖着毛毡,上面交错种植着各种植物,环绕的滴灌系统维持着植物的生长。
![成都:木板带毡能滴灌 生出“绿墙”省空间](http://image.ylmm.com/News/UploadFiles/2011/10/4ac32b05-d7d5-499c-9752-ce3bc8fcc05f.jpg)
中国园林资材网10月17日消息:利用跨线桥分车带夹起一小片绿化带,这种增加绿化面积的方式,其实只是城市绿化建设的一种。近一个月来,在成都市西航港街道的一个小院里,成都市府南河绿地管理处正在尝试一种立体绿化的方法——竖起的木板上盖着毛毡,上面交错种植着各种植物,环绕的滴灌系统维持着植物的生长。负责试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种“绿墙”不占空间,“还在测试效果,一旦技术成熟,将首先放到老南门大桥上。”
毛毡是关键 需要超强保水性能
“绿墙”现在还在试验阶段,工作人员刘先生带记者来到屋后,这里是一片坡地,50多块栽有不同绿色植物的木板,顺势倚靠在坡地上,长势较好。面积约1平方米的木板上覆盖了两层毛毡,外面一层被剪出几十个“口袋”,装着一窝窝植物。
刘先生告诉记者,为减轻木板的重量,大部分的植物根系都去掉了土壤,一块一平方米的木板,加上植物估计重40斤左右。最重要的还是毛毡,必须要有很强的保水性能,还得承受一定的重量。
没有了土壤,这些离地面几米高的植物该如何生存?木板上将安装滴灌系统,水里还会加营养液。“管护起来更加简单。”
植物多样化 寿命长短仍在试验
“试验田”的旁边,有几名工人正在忙活。去掉杜鹃花根部的土壤后,工人用一层薄薄的锁水材料将根包裹起来,放进毛毡口袋。
旁边木板上已经放了不下5种植物。绿、紫、粉、白、黄,颜色搭配得艳丽生动。
“前面的试验都种的常绿植物,我们也在尝试种成彩色的。”府南河绿地管理处工程技术科的工作人员说,以前尝试了肾蕨、鸭脚木、袖珍椰子、吊兰、春羽等植物,就这一个月的试验来看,目前吊兰、春羽的效果较好。而彩色植物能不能生存下来还需要观察,“当然是希望它能在墙上活得越久越好。”
一旦试验成功,有可能“绿墙”就会悬挂到老南门大桥的墙面上。“目前成都市区街道还没有尝试过。”刘先生说,为了保证安全,届时可能会用钢架固定。
推荐阅读:
九江大中路茶市米市雕塑群主题广场将要开放
武汉国博中心大型主题音乐喷泉惊艳亮相
南充:将军广场现古代阆中武将塑像(图)
江苏海安:环保雕塑展示青墩文化(图)
(来源:华西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