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到沙漠,总有两个亘古不变的真理。第一:我们无法从根本上消除沙漠。第二:沙漠面积日益扩大。所以,如果能够在沙漠地区生产食物、淡水和能源,同时还有利于抗击沙漠化,实在是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
可再生能源——沙漠造林的一方“绿洲”
温室、海藻和太阳能聚热发电三者合一能否抗击沙化问题?
作者:迪克西•威尔斯(Dixe Wills)
中国园林网8月25日消息:一谈到沙漠,总有两个亘古不变的真理。第一:我们无法从根本上消除沙漠。第二:沙漠面积日益扩大。所以,如果能够在沙漠地区生产食物、淡水和能源,同时还有利于抗击沙漠化,实在是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
而这正是挪威非盈利组织“贝娄娜基金会”下设项目“撒哈拉森林项目(Sahara Forest Project)”的努力目标。 该项目将在全球沙漠地区建设可再生能源“绿洲”——撒哈拉在阿拉伯语中即“大沙漠”的意思。
每个建造站点的设施内容包括:大型温室,温室利用沙漠热空气,将从海岸泵送过来的海水蒸发,制造凉爽、湿润的室内环境以及可供灌溉的淡水资源。占地为一万公顷的温室,每天可以蒸发100万公吨以上的海水。
该项目会提取海水盐分并将其作为大型培养池中的营养成分进行二次利用,在培养池中,海藻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生物物质。太阳能聚热发电(CSP)工厂位于建造站点的中心:大量反光镜将阳光聚集起来,通过蒸汽发动涡轮机。
每个“绿洲”都会培养植被,改造土壤并帮助抵御进一步沙漠化,而地方社区也会从项目创造的就业机会、海藻生物物质(这些物质可以用于食物、饲料或肥料)和当地电力能源中受益良多。
据利物浦大学“沙漠化过程”专家珍妮特•胡克(Janet Hooke)教授介绍,“同时采用各种技术实现协同增效确实不错”。但她同时也提出,在实施该项目前,应当保持谨慎,并对当地环境进行彻底检查,找出潜在后果。她警告说,“在暴雨环境下,温室建筑产生的排流可能会导致地面下陷”。“而且,尽管‘使用植被的基本出发点是为了防止沙漠化’听来有理,但最好的实施方式仍然存有争议。”
上述看法似乎很快就会有结论了。撒哈拉森林项目的首个测试中心,计划于今年开工,现已在非洲、中东、澳大利亚和美国试行。如果成功,到2010年底时,首个全尺寸工作站将在沙漠地区全面运行。
(来源:搜狐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