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雕塑家李春华近日创作20件南海名人雕塑作品,在南海积极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大背景下,南海文人也行动起来。南海雕塑家李春华近日创作20件南海名人雕塑作品,欲捐给本地政府,为千灯湖的人文景观建设出力。
中国园林网12月3日消息:南海雕塑家李春华近日创作20件南海名人雕塑作品,在南海积极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大背景下,南海文人也行动起来。南海雕塑家李春华近日创作20件南海名人雕塑作品,欲捐给本地政府,为千灯湖的人文景观建设出力。

李春华正对南海名人系列泥稿做最后的修饰。
创作20件南海名人雕塑
近期,李春华特别忙碌,不停在工作单位与工作室之间来回奔走。原来,他正创作“南海名人系列”雕塑,其中包含康有为、朱次琦、詹天佑、邹伯奇等20个人物。
昨日,记者走进了李春华的工作室。“南海名人”系列雕塑泥稿摆满了整条走廊,李春华正对泥稿进行最后的修饰,这一系列作品不但突出了人物思想内涵,还富含了他对南海名人雕塑形式创新的思考:厚重的书籍掀开,石景宜的头像从书籍中“跳”了出来,以此勾勒其“文化书使”形象;神清气爽的詹天佑手持拐杖,看着火车通过铁路走向远方,饱含着对中国铁路发展的期待……
“创作这些作品,希望能为南海的文化建设出一份力。文化南海建设,文化人就应该先行动起来。”李春华凝视着自己的作品,道出了创作的动机。
从10月份起,他翻阅了大量的书籍,选出了100多个南海名人,最终挑出最富代表性的20个南海名人,着手设计图案,至今泥稿作品已经完成。他表示,他正计划着向本地政府捐出他的作品,希望能在千灯湖这一广佛文化高地摆放。
康有为雕塑最具争议
提起李春华,会让人联想起他入选上海世博的作品《中国标准》。就在昨日,《中国标准》从上海运回了南海,李春华表态,这件作品也将捐给南海。
这位极具创新能力的大师,再一次在南海名人系列中挑战传统,其中康有为的雕塑造型极具争议。一向以手持书籍出现的康有为雕塑造型,到了李春华设计,却是以手持茶杯,歪坐在太师椅上的老人姿态出现,他神色淡然地凝视前方,仿佛在耿怀“百日维新”的失败,及思考着中国将何处去,一旁第六房太太端着茶壶,年轻的容貌与康有为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我从不怕被争议,我甚至还希望通过这个许多人觉得有争议的雕塑,让大家看到一个有思想,富含强国理想的康有为。”李春华解释。
(来源:珠江时报 )